学术萃苑| 我系朱崇科教授出版《马华文学12家》

无

Body

       为搭建富有活力的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中文系(珠海)教师学术科研能力及影响力,我系官微推出“学术萃苑”栏目,以涵容我系教师的优秀论述以及有价值的相关学术评述,并向学界汇报与求教。

无

       我系朱崇科教授新著《马华文学12家》2019年7月底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约25万字,共313页。也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必修课“华文文学”的指定教材之一。

一、版权页

无

       该书一共论述了马华文学史上的12位重要作家,包括邱菽园、方北方、吴岸、王润华、陈瑞献、李永平、张贵兴、林幸谦、黄锦树、陈大为、欧大旭、黎紫书。该书不是简单的个案文本细读,而是在占有尽可能丰富史料之上的“一家之言”,很大程度上具有学科论述的示范意义。这里的“一家之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对诸位选家的逐一精细描述,几乎每一家都值得仔细探勘,而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有关论述无论对错都可称得上一家之言,至少对于论述对象有着相对独特而熟稔的认知。

二、著作目录

无无无

       朱教授在绪论中特别强调了“马华文学”的第四种“中国性”的重要意义,“如果从大中华文化圈的整体视野思考,马华文学奉献给我们(尤其是中国大陆读者)的其实就是——第四种‘中国性’。

       在我看来,这种不可或缺的中国性不仅开拓了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中华文化的边界及可能性,而且作为华侨华人与多元文化中心(基督教、穆斯林、印度、西方及土著文化)勾连的‘接触地带’(contact zone)极可能也是中国性新的拓展与补偿。放开眼界思考,无论是从经济/政治的多重沟通视角,还是从(中华)文化自信的拓展与延续视角,还是从呼应‘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主线出发,当然更不必说是‘华语比较文学’的可行性操作,马华文学自有其繁复多变的独特功能,也注定必须被认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