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萃苑| 我系屠友祥教授出版《索绪尔手稿初检》(修订版)

无

Body

        我系屠友祥教授著作《索绪尔手稿初检》(修订版)于2019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约37万字,以下为著作简介:

一、篇章结构

       本书分十章,着重发掘了索绪尔手稿中蕴含的符号学理论,严格按照学理予以推进或重构。五个附录,列出索绪尔手稿整理状况简目、手稿影印件及中译文,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

无

 

无

 

无

 

无

 

无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最主要的观点是这样七个:

        1、归纳出一条符号的空洞性和充实性的基本原理:符号的自性或充实性的实现首先在于将其自性扬弃或者说空洞化。

        2、我们无法考虑无意识过程,但可以对它进行反思。我们凭借记忆或者通过意识才掌握无意识。

        3、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声音形成完整的单位,具有均质性,不可再行切分,则此声音就构成音位,其实现需经想象,因而音位是种心理现实,是含具意义或确定意义的听觉印象。正是心智活动造就了符号学价值

        4、各个音位在时间和空间、听觉和视觉上都可以进行重构。符号的线性特征是确定语言价值和语言分析的有形框架,但前后相继的听觉印象能够转换成同时并存的视觉印象,听觉印象在心理上具备超越时间的特性,我们可以摆脱线性次序而又复归于线性次序。

        5、语言是一种现象,而现象是一种关系和形式,因此,声音比文字更纯粹,更抽象,也更空洞,可以更完美地实现符号的再现或代表的特性。声音符号本身的空无特性与心智对这种空无性的领会是人类思维高度发展的标志。

        6、语言单位的构成是言说者的内在意识和语言感进行界定的结果。语言不再是一个客体,而是回返到言说者,最终即回返到区别意识、差异意识。声音是变化的,而区别性特质却是不变的恒体。否定性、对立性在于相否定、相对立的特性本身,在于相否定、相对立产生的心理性效果。语言的整个机制都基于对立及对立的效果。因此,否定性是符号的本体论,符号通过非存在而存在,通过空无而实现充实。

        7、索绪尔语言理论的重心在言说者的语言意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是言说者的语言意识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语言意识赋予的结果。言说者的语言意识一方面是主体对语言符号再现特性的内在反思,符号表象、再现或代表事物之意义,需要先消除符号自身的存在特性,符合这要求的最显著的符号是心理化的声音或者说听觉印象,心理化的声音与概念的联结是任意的,这是语言符号本身的要求,也是言说者语言意识内在反思的结果。另一方面,言说者的语言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潜伏的、自动的,也就是无意识的。可以说决定语言是个完整系统的恰恰是言说者的语言意识。

 

三、研究方法

       本书以第一手原始资料为研究基础,严格依照学理得出自身的结论。

 

四、学术影响

       本书有助于重新认识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本质,代表了中国学者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索绪尔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之前版本收入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