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2020年新年贺词

Body
又一次习惯性说完“都9102年了,怎么还有人......?”其实你才发现这一次应该快是令人笑意盈盈的2020了。
2019年的“文珠”【中文系(珠海)的官方简称】步入了四世同堂(四个本科年级满员)的时代,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感激。喜悦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茁壮成长,感激则是来自不同方向、层级和有名无名的关爱与支持让我们继续奔跑且行稳致远。

这一年我们继续兵强马壮。讲座教授周建渝(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黄子平先生(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欣然加盟;杨蓥莹副教授(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博士)顺利报到;助理教授郭超博士(新西兰奥塔哥博士)、陈佳妮博士(伦敦大学博士)过关斩将;本系专职副研究员李雪莲博士顺利晋升副教授,彰显了我们引育并举的人才思维模式。此外,还有5名博士后翩然而至。迄今为止,我们的教职工已经突破40人。
这一年我们继续稳扎稳打学科建设。三大平台继续推进,八个教研室互相支撑、学科结构日益合理;练内功的工作坊与研讨会有条不紊;对外汇报的文珠学术丛书前4部低调面世;各类讲座数十场温暖环绕盛宴不绝,让广大师生开心选择,也继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这一年我们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引领同学们从优秀走向卓越。老师们的勤勤恳恳同学们看得见——《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细读》位列全校3300余门课程学生评教全校第一,我们努力调试培养方案力求科学完善独特;我们继续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诗与远方的海”文学夏令营、第三届全国及海外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为求更好学生生源,我们把“专家讲座进中学”的招宣活动开到了福建、江西、山东、四川。
这一年我们继续打造特色第二课堂,努力做到“五个融合”。历史现场教学活动在广东省内继续推广,不仅如此,我们的践行视野还继续延伸,比如重走鲁迅路,先熟悉了北京鲁迅和上海鲁迅;我们从不自满,还率优秀本科生们前往马来西亚调研,实地体验马华文学的中心生产场域;而我们的博士生也被首次被派往世界一流大学(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半年实地考察。
毫无疑问,以上只是主线勾勒,2019年共同成长的还有我们文珠每一位师生,包括行政团队。自创系以来,我始终为我们的师生感动不已:我骄傲,可以和这么多优秀人士并肩战斗;我严谨,因为基础良好的同学们好学不倦;我严格,因为深觉责任重大;我坚守,因为我们团结奋进、奉献牺牲。
2020,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序曲,我们还有不少“小目标”。
我们会搬进新大楼——3号学院楼,大师、大楼相得益彰;

我们准备着手优化人才引进等各项制度建设,让我们更加壮大且目光远大;
我们正在建设别具特色的语音科学实验室,为再现中大语言学科的辉煌做好准备;
我们必须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创系的锐意开拓精神,我们当然可以做得更多,此处不赘,因为我们知道,行动必须比计划更有力。
2019,让人恋恋不舍;2020,叫你快快向前。
即将步入我们的第一个第五年,我们依然踌躇满志、运筹帷幄,我们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再见,2019;
你好,2020!

系主任 朱崇科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