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港珠澳近现代华文文学研究工作坊在中山大学(珠海)召开

Body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积极响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目标,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开放视野的华文文学研究大平台。借此契机,本系特于2020年11月13-15日在依山傍海的珠海校区举办“港珠澳近现代华文文学研究工作坊”。本次会议共分为六个场次,围绕“港珠澳近现代比较文学研究”“粤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广东文学研究”“港澳文学研究”“台湾文学研究”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1

会议议程

2020年11月14日

开幕式(8:30-8:50):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致欢迎辞

 

第一场(9:00-10:20)

主持人:孙晓东

评议人:古远清

发言人:

1.朱寿桐 (澳门大学)

《澳门文学特质理解与<澳门新文学大系>的组编》

2.王艳芳(江苏师范大学):

《论黎紫书长篇小说<流俗地>的“盲女”叙事》

3.庄园(汕头大学):

《“1949”之<许广平后半生年谱:兼及鲁迅的家人与友人等(1936~1968)>》

4.肖成(福建社会科学院):

《马华新世代小说“肇端积成”历史叙事策略浅议》

5. 朱崇科(中山大学):

《论郁达夫在南洋(1939-1945)的文学传统及其变异》

 

第二场(10:40-12:00)

主持人:朱崇科

评议人:庄  园

发言人:

1.古远清陕西师范大学):

“台湾文学系”的生成及其走向》

2.孙晓东盐城师范学院):

台湾作家蔡文甫的小说创作与中华文化认同

3.何随贤集美大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台湾:以<文学杂志>为中心

4.吕欣桐(北京大学):

《介入与退息之间:郭松棻与李渝的左翼现代主义创伤书写》

5.杨君宁(中山大学):

《此身虽在堪惊:借景与转相——哲学视角下的郭松棻<惊婚>再探》

 

第三场(13:30-14:50)

主持人:马忠

评议人:肖成

发言人:

1.卢敏芝香港公开大学):

女性.全球化.(反)乌托邦:香港推理小说作家文善初论

2.郁旭映(香港公开大学):

后人类时代的潮汕:陈楸帆科幻中的故乡书写

3.默崎(石家庄学院):

《论黄运基“异乡三部曲”的美国梦叙事》

4.胡星灿(中山大学):

《鲁迅与百年马华杂文传统》

5.马峰(中山大学):

《粤籍泰国华文女作家梦莉的流散叙事》

 

第四场(15:10-16:40)

主持人:易淑琼

评议人:贾颖妮

发言人:

1.马忠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

生态文学的广东书写

2.周之涵(重庆工商大学)

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与“左转”的留美知识文化圈

3.徐诗颖华南师范大学):

“香港书写”与传统再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香港小说为例

4.翁丽嘉(福建师范大学):

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

5.刘佳艺厦门大学):

“江山重叠倍销魂”:乙未遗民诗人的“江山”空间符码研究

6.刘禹迪(中山大学):

家国痛史外的宁静与美:<巨流河>中的女性与自然

 

2020年11月15日

第五场(8:20-9:50)

主持人:默  崎

评议人:王艳芳

发言人:

1.杨汤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甲午前广州口岸知识人的域外生涯及其域外书写:以潘飞声的域外纪游诗为研究中心

2.易淑琼暨南大学):

新加坡华人作家的中国叙事:以潮籍作家蓉子的中国在地书写为例

3.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

婆罗洲的创伤:论张贵兴小说<野猪渡河>

4.赵海霞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近代文学形象及小说的创作特点

5.董汶倩(中山大学):

试论黎紫书<流俗地>创作之得失

6.梁立平(中山大学):

《鲁迅、李永平再现/再造中国性过程中的意象建构:以土、水为中心》

 

第六场(10:10-11:40)

主持人:赵海霞

评议人:杨汤琛

发言人:

1.王文艳广东工业大学):

论香港早期新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2.朱晓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边海诗”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3.李频香港中文大学):

《自然风景、女性与战后香港电影:作为香港寓言的<小儿女>》

4.曾瑜媛(深圳博物馆):

《<鹌鹑>介评:葛亮的城市书写》

5.冷继颖(中山大学):

《刘以鬯自娱小说中的“狭邪”母题研究:以<酒徒>为中心》

6.张灵馨(中山大学):

《陈映真小说中关于“吃”的话语形构》

 

闭幕式(11:40-12:00):朱寿桐教授会议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