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然之美,弘扬爱国精神

Body

       羊城三月春色好,文珠学子诗意高。3月13日,中文系(珠海)师生前往广州踏春,赏春花,览钟楼,游康乐。

       此次团日活动沿着“探寻自然之美”与“感受人文之光”双线而行,陈彪副书记和王轲老师带领2020级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参观华南植物园、广州鲁迅纪念馆和中山大学南校园,于目之所及和灵之所感里踏寻春迹,领悟爱国精神。

华南植物园:草长莺飞季,伊始赴春约

       作为全国第三大,华南地区第一大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拥有大基数,多种类的植物景观,如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等,无论是塞漠炎罕的孤掌,江南莹润的睡莲,抑或是万里疆域孕育的丰饶物种都可在这里窥见一二。园区内大部分的植株上都挂着一个专属的“身份牌”,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可以了解植物的生平来历。同学们通过观看“身份牌”和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了解到植物的基本信息,对自然之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沿小道一路行走,入目皆是一片青翠之色:繁杂的藤蔓挽上残壁,错落几处光阴;柔媚的翠柳轻抚红阑,描绘几笔风情;素雅的早樱散落一地,降下轻柔的梦;沉默的春杉倚靠湖畔,沉浸半幅冥想……沐浴在流动的绿色里,同学们不约而同纷纷举起手机捕捉一瞬息的感悟。落眼是境,入心为情。在华南植物园踏春之旅中,自然与人文的共鸣回荡在中文人的心里。

       下午2时许,同学们在华南植物园西门集合,结束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在满园春色中,中文系(珠海)的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实践结合,对文学诗歌的相关描写有了更加切身的领会。同时,通过了解植物在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了更加深切的认同。

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南植物园同学们在华南植物园参观

 

广州鲁迅纪念馆:不能忘却的记念

       下午三点,同学们来到位于广州越秀区文明路中山大学旧址的广州鲁迅纪念馆。大院中一座罗马古典式砖木结构的鹅黄色钟楼格外耀眼。同学们心存敬意,有序进入这座见证着历史的钟楼。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国共两党合作下推进的北伐战争、建设一文一武学校(即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等。通过纪念馆藏品同学们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敬重为革命奋斗的先辈们。

       纪念馆展出了鲁迅先生在广州期间的相关文物。展厅分五个部分讲述了鲁迅与广东,特别是同中山大学的联系并勾勒出鲁迅传奇的一生。鲁迅先生与广东名人的交往,对广东籍木刻青年的指导和培养等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完成参观后,同学们在门票上留下了鲁迅纪念馆的印章,将心中的尊敬与红色的印章一起留给自己珍藏。

       在广州鲁迅纪念馆里,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同学们对于追求启蒙、向往解放、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充满了敬意。同时,同学们对中山大学“德才兼备,家国情怀,领袖气质”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

 

文珠师生于广州鲁迅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中山大学南校园:白云山高,珠江水长

       下午四时,文珠的同学们来到中山大学南校园。古色古香的南校园环境优美。南校园中的大钟楼、怀土堂、永芳堂、黑石屋、陈寅恪故居等建筑让同学们感受到我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文珠的同学们对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无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的师生在春日里赏花丛浪漫,思先哲逆旅,悟吾校荣光。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蕴含的精神深深打动文珠的学子们。同学们对新的学期有了更多的希望和憧憬,对自己身上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坚定了“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