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珠海)2021年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暨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无

Body

       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五个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3月25日下午,中文系(珠海)2021年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海琴6号A631会议室召开。系主任朱崇科教授、副书记(主持工作)郑华、副书记陈彪、各教研室主任及青年老师们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系主任助理贾智副教授主持。

无

       大会伊始,系主任朱崇科教授强调了本科教学之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此次会议体现出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融合。本科教学要求推动立德树人目标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一是立德树人目标导向,以德为先,以本科教学为抓手,重视教学体系完善;二是问题导向,通过学校对系的巡察整改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此,朱主任对症下药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学系应进一步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二是注重不同种类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合理分布,多方面育人;三是认真选取经典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四是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五,未雨绸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撰写教学论文及申报教学奖及项目的积极性。

无

       随后,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进行发言。文艺学教研室屠友祥教授提出要保持核心课程进度及大纲的科学性、稳定性,课程思政建设要春风化雨,同时保持核心课程的多元性、专业性。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贾智副教授提出要加强课程稳定性,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将科研转化为教学成果,加强师资多元化配置。古代文学教研室邓菀莛副研究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介绍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教材使用情况,并就教学大纲等问题提出了建议。现当代文学教研室陈洁副教授提出要增强核心课程任课教师的稳定性。比较文学教研室杨蓥莹副教授应在努力充实教研室人员配置的前提下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讨论环节中,全体教师表示将根据学校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研室为抓手,不断夯实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基础,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学生评价+院系督导听课+教研室打磨”等院系教学评价体系,努力打造“金课”,按部就班培育教学成果奖,践行“学在中大,追求卓越”。郑华老师对有关会议做了总结,认为此次会议开得及时、有效、充实与团结。

       带着会议中指出的问题与收获的成果,我系全体青年教师又在晚上7点参加了本校历史学系(珠海)副主任于薇副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完备与课堂成熟——本科教学经验分享”。于薇副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她指出,本科教学是“良心活”,青年教师要做到内容完备与课堂成熟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需要实践与技术的打磨。

无

       于薇副教授首先强调了避免出现教学事故这一基本要求,并就PPT的课堂使用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指出PPT要做到师生双方受用,既辅助老师“讲明白”,又帮助学生“学明白”,要对PPT适当做减法,做到质量和审美兼备。随后,于薇副教授针对本科教学做了方法论的分享:一是课堂成熟方面,教师的授课时要自信,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通过认真备课增强自身上讲台、讲好课的底气;教学的知识内容要准确,教师要熟悉该课程在本科培养体系承担的功能,做到知识点无硬伤、结构完整与重难点清晰,并通过教学的课后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内容的准确度;课堂环节要齐全,要做到无教学事故与评教过关,答疑、作业、考试、实践四个环节均有设计,通过课堂环节设计延展课程荣誉、教改项目、教育教学成果奖、思政建设等。二是内容完备方面,应做到教师、院系、学校三端发力和配合,才能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最后,于薇副教授还提出要重视本科教学的课堂思政问题。

       夜色低垂,凉风习习,参与专题会议及讲座的文珠师生却是眼里有光、心中有火。他们认为这样的专题会议是颇有意义的,能够对症下药、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更关键的是借此更有成效地培养卓越的文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