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珠海)马克思学习小组五月学习活动——重温苏兆征事迹,领悟革命精神

Body

       中文系(珠海)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立足珠海,重温党史,学习苏兆征的英雄事迹,领会革命精神。

 

(一)苏兆征小传

(苏兆征同志像,图源网络)

       苏兆征,广东香山淇澳岛(今属珠海市)人,1885年生。苏兆征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03年,18岁的苏兆征为了谋生,在香港一外轮上当杂役。1908年,苏兆征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运动。在孙中山等革命人士受到密探追捕时,苏兆征机智掩护他们脱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在中国海员中传开。苏兆征曾随船到过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深入了解过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并有机会阅读新文化运动的书籍,学习马克思主义。1921年3月,苏兆征和林伟民等人倡导,在香港成立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1922年1月12日,在香港海员举行的大罢工中,苏兆征被选为罢工总办事处总务部主任和谈判代表之一,接着任代理海员工会会长。1925年春,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苏兆征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全国海员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在中共五大上,苏兆征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和中共六大上,均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严酷的斗争环境,长期的忘我工作,苏兆征积劳成疾,于1929年2月25日病逝。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苏兆征仍然念念不忘组织群众进行斗争,对前去探望他的周恩来等人说:“广大人民已无法生活下去,要革命,等待我们去组织起来。”“大家同心合力,一致合作,达到革命的最后成功!”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来源:《永远的丰碑》第①部,学习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二)苏兆征故居

(苏兆征故居,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淇澳岛,图源网络)

       苏兆征故居位于珠海市淇澳岛东溪坊,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平方米,原是其祖父所建的砖瓦平房,三墙两屋,又在西墙筑一小间作舂米房,东侧筑一小间作厨房。因年久失修,房顶出现坍塌。1979年,苏兆征故居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省文化厅和唐家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对故居进行原貌修复。1985年,珠海市人民政府举行纪念苏兆征诞辰100周年活动,出资修缮故居,布置《苏兆征同志生平事迹展览》,同时,在香洲区海霞新村建立苏兆征铜像。2019年珠海高新区苏兆征故居陈列馆被授予“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

       2010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实施了苏兆征故居文保工程,修建了苏兆征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占地514平方米,建筑面积274平方米,2011年6月28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专题陈列了《从海员到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共和国英烈苏兆征》展览,运用主题浮雕、人物场景、油画等艺术手法,展现了苏兆征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了缅怀英烈,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每年都组织策划一系列活动,如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祭英烈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活动,端午时节开展本土民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主题活动等等。

(文字资料整合自《人民日报》文章《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苏兆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