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书房 | 杨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ody
编者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房,不仅是放置书籍的有限空间,更是理想的燕居之室、读书人的精神角落。置身其中,思绪已然飘至无限的大千世界,思想在此碰撞,灵感在此生发,可贵的精神气质在此熠熠生辉。
本学期,中文系(珠海)将连载“老师的书房”系列文章。本期推送邀您一起造访中文系(珠海)杨蓓教授的阅读空间,品味书房主人的阅读趣味、审美价值和思想之光。

1.走进阅读:
想读书无所谓买或借,关键在“读”
Q:您可以讲讲学生时代的阅读渠道与书目吗?
A:小时候我会看家里和亲戚家的藏书,中学还会看同学分享的书籍。青少年时期读的书很杂,小说、散文等都喜欢读,尤其喜欢推理类小说,读过《基督山伯爵》、《金庸全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以及中医教材等书籍。大学看的书多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的书籍,有的是在图书馆里读的,有的是买的,复旦附近有很多书店,还常常打折。出国读书前,我习惯把买回来的书包上封皮,然后再放书柜里面。在爱荷华大学读博期间,考虑到终究要搬离爱荷华,所以很少买书。那时,我在学校图书馆二楼申请到一个长期的卡座,有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柜,所以当时在图书馆阅读的时间是最长的。现在想来,我读过的很多书都是借的,所以读书无所谓买或借,关键在“读”。
Q:您现在在生活中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呢?
A:我现在会比较关注儿童读物和关于大自然的书籍。因为要教孩子,所以会和孩子一起阅读她喜欢的书;又因为青少年时期在城市长大,很少接触大自然,对动植物没有感性的认识,去了美国中西部后,接触了不同的动植物,所以逐渐对大自然产生了兴趣,开始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有时也会读一点哲学类的书籍。
Q:您怎么看待读书与生活的关系呢?
A:读书会使人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在书本中得到精神的享受。专注的阅读使人忘我,从这个角度来讲,读书可以帮助人克服困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书读多了之后,尤其是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之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会不一样,很多事情就能想通。总的来说,看书能开阔眼界,促进思考,用多角度看问题,所以许多单线条思维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许就能解决了,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见困难,读书都是用得上的。
2.专业阅读:
读书要与实践联系起来的
Q:您的阅读习惯与您的专业之间有影响吗?
A:我想可能有一些影响吧,我从小特别喜欢推理类小说,这种偏向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可能更适合语言学。我的专业对我的阅读习惯也会有一些影响,比如阅读更倾向于论文,因为期刊论文周期短,能看到专业领域最新成果,而且语言学中有不少实证研究,基本都是以论文形式发表的。专著比论文更系统,也能给人很多启发,但专业书籍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写作和出版的周期较长,因此相对来说就少些。
Q:您觉得专业阅读中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A: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读书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语言学阅读文献资料与实际调查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方言调查,书本上的内容与你实际调查的情况可能是有差异的,因为语言是变化的。又如语言学很多理论都是基于实验得出的。我在美国上心理语言学课时,做过十几个实验,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会有更深的理解,这是读教材和相关材料无法达到的。
Q:您怎么看待通过译本或通过原著去了解一个理论知识呢?
A:从文本内容上看,译本跟原著会有差异,就算文字相同,一个学术理论在其传播与发展中也会发生变化。记得我在准备博士资格考试时,读到一个二语习得理论,都是英文著作,没有翻译上的差异,但最流行的解释与最初的定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一个理论在发展中,即使修正不多,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阐述,进而延展更多的角度,所以读书最好是看原著,并且追溯源头,对理论的起源、发展等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
Q:您怎么看待利用翻译软件阅读外文原著呢?
A:君子善假于物,可以把翻译软件作为学习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工具。把翻译软件作为初步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要自己逐字逐句去修正,逐渐积累专业知识。要提高外语阅读的话,最好还是直接看外语原文、不要翻译。
Q:您对同学阅读外文文献有什么建议呢?
A: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如果是语言上的困难,可以找老师同学解释,或者照着中译本对着读。如果是内容上的困难,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寻求专业上的帮助。经典实验等内容,不仅要读,还要动手操作,培养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
3.分享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Q: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阅读技巧吗?
A:阅读非专业书籍,读得开心就好。阅读专业书籍,要做笔记,至于怎么做笔记,根据阅读思路以及个人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有些还需要动手实践,加深理解。比如,有些语言/方言特征,可以想一下自己的语言或问一下朋友;可以自己动手画发音器官图,语法树形图、语义地图;也可以去实验室做志愿者,参与实验,这样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Q:您可以分享一些最近的阅读吗?
A:最近在读《江村经济》和SECOND LANGUAGE SPEECH。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是一本经典之作,描写农村社会经济的。SECOND LANGUAGE SPEECH是一本最近出版的论文集,跟我的研究有关,可以系统了解一下学术界的最新动向。
分享的书籍: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 著
《叫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