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丨魏朝勇教授《美学》教学观摩课回顾

魏朝勇

Body

Image removed.

11月14日下午,中文系(珠海)魏朝勇教授于珠海校区C403讲授《美学》教学观摩课。本次课程,魏朝勇教授以柏拉图《理想国》的文本分析为中心,剥茧抽丝,逐步深入,引导同学们探索苏格拉底建构的新神学,并探讨苏格拉底批判诗人笔下英雄的真正目的。

课堂伊始,魏朝勇教授通过回顾苏格拉底对诗人笔下神的形相的论述引出问题,即苏格拉底的新神学在古希腊的政治生活中是否是虔敬的。针对这个问题,魏朝勇教授借助Allan Bloom的评注展开对苏格拉底新神学的分析。

紧接着,魏朝勇教授进入到《理想国》卷三的文本中,为理解苏格拉底对诗人笔下诸神的批判提供新的思路。在文本分析中,魏朝勇教授首先指出了苏格拉底作为城邦教育者的观念。对于未来城邦的护卫者,苏格拉底希望他们拥有勇敢的美德,能够做到不畏惧死亡。魏朝勇教授也在此过程中提醒同学们“真实的城邦”与“言辞中的城邦”的区别,为后续悖谬的讨论埋下伏笔。

随后,魏朝勇教授就苏格拉底“删诗”的讨论讲解了诗人笔下有关冥府和死亡相关的描写,并借此阐述了苏格拉底的自由建立在免于对死亡的恐惧之上。同时,他指出,苏格拉底批评诗人笔下的诸神和英雄,都意在劝诫他人免除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最后,魏朝勇教授深入分析死亡与勇敢的悖谬,向同学们解释苏格拉底所倡导的勇敢的美德,圆满结束课程。魏朝勇教授表示,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阿基琉斯作为雅典城邦中青年的楷模,其追逐荣誉的品行对青年的影响力之大。而苏格拉底对阿基琉斯的批判,是为了让哲学、爱和智慧成为城邦青年的楷模,本质上是为哲学服务。

一直以来,中文系(珠海)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着力打造“金课”。未来,我系将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支持和保障力度,积极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