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丹
栏目

职位
电子邮件
联系方式
qiuxd3@mail.sysu.edu.cn
基本介绍
邱晓丹,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文系(珠海)副教授。
学术专长
研究方向:经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创意写作、西方现代性。
科研项目
主持国社科、省社科等3项。
在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经学的关系研究”(24BZW094)。
研究成果
论文:
邱晓丹:《文学“革命”经学与中国现代学术分科的形成》,《东岳论丛》,2023年第3期。
邱晓丹:《论王朔现象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转向——兼论当代文学与影视关系之变迁》,《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
邱晓丹:《路遥接受史之冷热现象研究——兼论当代文学现实主义脉络的裂变与转型》,《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
邱晓丹:《“文学”接替“经学”——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反儒反孔”及对文学思想功能的开发》,《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又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邱晓丹:《论建国语境下当代文学的内在主动性》,《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1期。
邱晓丹:《沦陷区文学期刊研究的方法问题——以〈万象〉的全部笔名分析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4期。
邱晓丹:《论“人民英雄”形象对儒家传统的变异性继承——以20世纪50—70年代文学文本分析为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创意写作:
单小丘(笔名):《童年》(长篇小说),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
单小丘(笔名):《笔直》(中篇小说),《西湖》2023年第2期。
单小丘(笔名):《回乡记》(短篇小说),《牡丹》,2019年第8期。
单小丘(笔名):《不急》,《新民晚报》文艺副刊“夜光杯”,2017年4月21日,21版。
单小丘(笔名):《姑婆》,《散文》,2016年11月号。
邱晓丹:《秋鬼子》,《新民晚报》文艺副刊“夜光杯”,2016年9月6日,A19版。
单小丘(笔名):《乡间守岁》,《新民晚报》文艺副刊“夜光杯”,2016年1月29日,A22版。
编辑与翻译:
[美]Jonghyun Lee著,邱晓丹译,《女性国际移民的风险与适应能力考察——一个基于英语文献的综述与考察》,《妇女/性别研究》2022年卷(总第9卷)。
[美] Jonghyun Lee著,邱晓丹译,《无信的天使——殖民地朝鲜的社会工作》,《创伤: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
[加]诺曼·史密斯、邱晓丹编:《伪满时期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作品卷 朱媞、柯炬作品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