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起航——欢迎中文系(珠海)2018级新生入学

1

Body

    2018年8月29日,正值南国雨季,丝丝的细雨给海滨红楼15栋润上了十足的新色,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位18级新生。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和些许激动,新生们在今天成为了中文系(珠海)的一份子,真正地翻开了属于自己崭新而又重要的一页。纵然风里雨里,这亦是中文系(珠海)与新生们最好的相遇。
    迎接新生是一项重大又有意义的工作,中文系(珠海)为了新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做好了各项准备。早在暑假,我系“新生成长伙伴”项目就已紧锣密鼓地开展,采用2名老生对接一个新生宿舍的方式,积极解答新生有关校园学习和生活的问题,18级新生得以初步了解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和中文系(珠海)。这一项目不仅让新生得到了及时的信息资讯,也让17级同学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新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中文系(珠海)的大家庭,给中文系(珠海)注入无穷的活力。

1

    今日走进海滨红楼,迎新志愿者们热情地接待家长,耐心细致地引导新生进行一站式报到,并且群策群力解答家长和新生们的各种疑惑。这是初次的相会,也是温暖的开始。

2

    海滨红楼入口处则设置了“筑梦墙”,一张张小卡片记录着新生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小小的筑梦墙细心打量着新生们色彩斑斓的梦想,这里便是新生梦想的启航之地。

34

    报到现场分设了报到区和家长区。报到区有绿植书香,温馨舒适;家长区则有沙发软座,宽敞大气。新生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报到手续,提交各项材料,井然有序,气氛融洽自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生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迎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系将为新生开设“作为文珠人,如何追求卓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师兄师姐也将与新生分享在大学学习成长的经验,加快新生适应的步伐。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短短几天的事情,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过程。新生的大学适应,对于学生本人和中文系(珠海)来说,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衷心祝愿每一位步入中文殿堂的学子,领略属于中文系的独特魅力,修炼自身品质,发展自身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中大人!

 

新生感言

王盈:
    一睁眼,窗外的景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漫无边际的山和隔一段时间就经过的漆黑隧道。老爸在旁边睡得昏天黑地,我有点恍惚。此时的我,真的已经离家很远了呢。我有点紧张,要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没有从前熟悉的朋友,也少了父母的庇护;要去过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要一个人面对很多;也有点期待,会结识新的人,会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会有更丰富更充实的生活,会学我最喜欢的东西。 “我不去给未来定义”,我可以变成想象中的任何样子,只要我愿意。就去吧,去长大吧。

张健:
    对于每一个广东的考生来说,中大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我知道它是“985”、“211”、“双一流”,但我也知道它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从大革命、抗战开始一路走来。若干年后,我或许会忘记我在中大学到了什么知识,就像我现在忘记我在小学的时光;但我相信中大会让我继续追求真理、承担责任,一如校歌所唱:为国栋梁。

黎维:
    曾倚窗,月色皎皎冷清霜,无边夜色星华灼,群山似龙倾东南,入海长流水,正似思绪漫,海之滨,群英聚,古朴唤新,三千亩地生灵光。料想应如梦中乡,未见便已千思量。盼得遇挚友,伏案共赏书,同志亦共道。临楼高,望尽灯火阑珊,等海天一色时。多勉励,不负此年华。

孙境:
    时隔五个月,背着行囊又来到这个校园,一切熟悉又带着些许陌生。不同于复试时的紧张和压力,今天来到这里,内心满是身为中大人的骄傲。报到的日子,早上淅淅沥沥的雨水渐歇,天色放晴。这片校园于湖光水色之中,面朝大海,背靠青山。逸仙大道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殷切期盼的家长,怀抱梦想的学子。
天时,地利,人和。研究生生涯即将开始,一切未知新奇,充满期待。如果说本科阶段是寻找人生的灵魂和方向,那研究生的阶段便是为梦想蓄力勃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君共勉,方不负这大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