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研室风采

Body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自从2015年10月建系以来发展迅猛,不仅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而且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团队精神层面都展现出扎实的凝聚力与独特的“文珠”活力。在此背景下,我们初步梳理了既有的教研室状况,既是小结,也是展望,同时又是向学界的汇报与感谢,期待您的更多支持,让“文珠”继续开拓创新、茁壮成长。
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既注重学科布局的均衡,又保持优势学科方向的建设,构成如下两大优势突出与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一是古代文体学理论建构与文献整理研究:由陈中凡、詹安泰等老一辈学者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古代戏曲与文化研究:由王季思、董每戡等先生开创发展格局,至今薪火相传、蔚为大观。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古代文学教研室,自2019年3月成立。本教研室在秉承中山大学丰厚的古代文学研究传统基础上,遵循并践行国际化、跨学科的学科构建理念,旨在建立完整的、新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积极推动如下(但不止于)特色发展方向:
(一)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跨文化研究;
(二)岭南及粵港澳地区古代文学文献整理及研究;
(三)中华古典诗学学科建设与跨国际传播。
古代文学教研室目前拥有9名教师,其中讲座教授1人、高年资教授1人,以及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后等共7人。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社科院(周建渝教授)、英国伦敦大学(陈佳妮助理教授)、北京大学(赵博)、复旦大学(张海鸥教授)、中山大学(邓菀莛)、武汉大学(张伟、张莉莉)、山东大学(蓝青)、台湾清华大学(刘芷玮)等。
本教研室所承担的主体课程包括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经典细读》、《中华元典研究》,专业限选课《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专题研究》《古代诗学专题研究》《旧体诗词研究与创作》等。一些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教学经历,不仅具备跨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而且擅长“中+英”双语授学;一些老师不仅长于研究,也长于诗词创作与教学。
本教研室保持与国内外学术同仁的友好合作与密切交流,先后召开多次学术会议,例如:第一届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工作坊,就诗词赋与中国文化转型、诗学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诗学学科建设与学科话语体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第一届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工作坊,就“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交往探源、百年文学思潮研究、近代地域与文学生态阐释、百年文学文本新释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古代文学教研室未来师资预计超过二十人。为加强科研与教学实力、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与培育,诚邀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加盟:
1、招聘岗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
2、招聘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华诗词学、岭南文化等。
联系人:邓菀莛博士
电 邮:dengyt7@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