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珠海)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

Body
7月17日上午,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海琴6号举行了线上开营仪式。来自全国知名高校60余位优秀学子共聚“云”端,在丰富的学科讲座和精彩的师生互动中,聆听良师箴言,感受中文系(珠海)的鲜明学科特色和浓厚学术氛围。

开营仪式上,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介绍了中文系(珠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给各位营员介绍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寄语学子们都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走向顶尖。

随后,周建渝和黄子平两位讲座教授分别为营员们分享了丰富有料、趣味盎然的学术讲座。
周建渝教授以《关于学术方法的思考》为题,从论文的选题、构思与撰写、如何评审一篇论文是否可以发表等角度讲述了学术论文写作的要点。周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各位营员广泛涉猎原著以增强学养,并写出具有原创性观点的论文。讲座后,同学们就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周教授进行了互动和深入探讨。

黄子平教授的报告《读中文系的人》,讲述“中文人”的学术与人生。他指出,想要明白“读中文系的人”为什么会读中文系,中文系教给了他们什么,又怎样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必须从近代“中国文学门”的设立溯源,了解“中文系”在整个中国文化和知识系统中的位置。黄子平教授指出,中文系的设立是传统文化在近代面临危机的产物,既是危机的标志,又是危机的解决。读中文系的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卷入此危机之中,并因此承担了危机引发的使命召唤。读中文系的人自我认知、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都势必与此发生“结构性的重合”。薪火相传,舍我其谁?

开营仪式当天下午,我系邀请化学学院冯双书记(校史研究专家)为各位营员讲述中大校史。冯双书记的讲座资料详实,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分为中山首创、筚路蓝缕、迁校流离、院系调整、岭大春秋、风雨中大、开放先行、强强联合、奋进一流九个部分,不仅厘清了中大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更讲述了中大人在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担当。让与会营员对中大的发展脉络及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流传近百年的中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体会。
为了让营员们更多与我系教师进行交流,更进一步了解与会营员的学术潜力及深造意向,我系安排各个教研室老师们线下、线上同步与营员进行深入交流。
至此,中文系(珠海)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本次夏令营活动为来自全国高校的优秀学子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让同学们在“云端”也能够领略百年名校风光,感受深厚文化底蕴,一睹名师学者风采,触碰学科前沿思想,激发科研创新兴趣。此次活动吸纳了更多优秀大学生走进文珠,稳步提高学系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进一步扩大了学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