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珠海)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暨主题党日活动

无

Body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党史铸魂,强化爱国主义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师生报国信念,10月23至24日,中文系(珠海)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暨主题党日活动。在系主任朱崇科教授、系党总支副书记郑华(主持工作)、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彪的带领下,我系师生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叶挺纪念馆等地参访学习。

10月23日上午,文珠师生前往广州中共三大会址,追忆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领略革命先辈的风采和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经由讲解员的讲解,我系师生回顾了与中共三大相关的革命历史。1923年5月,为推动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广州。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确定“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尽快实现。会后很快汇集了全国的革命力量,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三大对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进程影响深远,通过现场的学习体悟,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领略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

Image removed.

在三大会址内,郑华副书记(主持工作)带领党员和预备党员师生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一声一激荡,一字一铿锵。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中共三大的历史,文珠师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努力与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保持同频共振。

23日下午,文珠师生来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肇庆星湖忠烈亭,礼赞英雄、缅怀抗日先烈。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记录阵亡将士功绩的石碑上,字迹已难以辨认,但他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舍身报国、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深深地感动着文珠的师生们。

感沐铁军雄风,牢记党的嘱托,10月24日,我系师生来到叶挺独立团旧址阅江楼参观学习。1959年,朱德副主席批示查找叶挺独立团在肇庆建立时的驻地旧址,筹建纪念馆以育后人。

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正规部队,作为北伐先遣队,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展馆通过历史照片、文物、雕塑、绘画、模型、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再现了叶挺独立团在肇庆建立及发展的历程。郑华副书记(主持工作)与陈彪副书记为师生们进一步讲解了铁军精神,即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并鼓励师生们在工作、学习中,锤炼意志,发挥人民力量,勇攀时代高峰。

光辉战绩,彪炳千古,铁军精神,永垂不朽。叶挺独立团自创建以来,全体将士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功勋,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诗篇,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积累了军事、政治、组织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回顾和缅怀叶挺独立团的历史,就是要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不忘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定基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及远自迩,踔厉奋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觉醒者、践行者与引领者,不断发挥青年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和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