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中文系(珠海)学生第一党支部举办文艺作品创意大赛
Body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为呈现每位学生党员心目中的红色情结与经典图景,领会先辈们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伟大的理想信念,中文系(珠海)学生第一党支部于10月1日至10月15日举办文艺作品创意大赛。
经过紧张的投稿和审慎的投票,共计收到稿件52份,总票数216张,共计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从作品来看,一支部同志们充分将中文学子的专业知识与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融会贯通,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形成富有创意的、内涵丰富的诗歌、画作、书法、篆刻等文艺作品,不仅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更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10月29日,支部举办文艺创意大赛颁奖典礼,获奖者发表作品立意与感言。现场热烈的氛围、同志们热切而昂扬的评点和交流,都表现着新一代青年人不忘初心使命、勇攀时代高峰的坚定信念与精神力量。
获奖作品展示
一等奖
曾颖《录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
书法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审美风格的直接体现。本作品以行书抄录党的十九大的大会主题,意在以明畅坚毅的笔法表达对中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定信念。
许涵《曙光》
作品描绘的是先辈们取得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场景。虽然战争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英勇无畏、浴血拼搏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仍需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功绩,迎接新的曙光、新的希望!
关雅文《我和我的祖国·回归》
作品以一幅电影剧照为设计初稿,彩色铅笔纵横交织的线条描绘出流动的时刻、飘扬的国旗和庄重的仪式。作为青年党员,我们从红色文艺作品中捕捉到百年历史绵延的光斑,学习精神牢记使命,未来将会用自己的奋斗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二等奖
孙明杨《同一颗心,同一个梦》
作品为展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作。各行各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昂扬意志,一路同行,厚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情怀,凝聚“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中国力量。
邝静仪《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名作之一,作品展现大好河山,纵论历代英雄,文辞优美,气势豪迈。如今国家富强,人才辈出,与作品意境相合,故我借此表达对祖国的爱与赞美,期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方茜雯《由黄河的一瞥起》
由黄河的一瞥起
风如梭
携来巴颜喀拉的第一缕丝
以千年万年凛冽的技艺
呼啸的灵感织造
长卷跌宕,刻画九曲的经纬
日月镂空,注目牛羊的生息
从草到禾,同为一脉的血亲
命如刀
与最奇峻的高山相试锋芒
与最广袤的大地对垒破阵
惊涛拍岸,澎湃地传颂
千里挺进的传奇
而虎豹口悠悠的目光
永远为血洒疆场的勇毅
凝神屏息
关阳古渡
已不见纵横驰骋的身影
却犹闻慷慨奋发的号角
在心头嘹亮——
那是风雪磊落的意志
浇筑红星辉煌的赤诚
作品为纪念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的红色事迹而作。尽管强渡黄河有千难万险,红军仍然以顽强的意志、英勇的作战强渡成功,英雄的精神也与黄河的波涛同样澎湃、不朽。
致母亲的五封信
1
致我的农民母亲:
我是你辛勤耘耕下的一滴汗珠
踉跄着
走过你额角的鬓发
你的手抬过眉间
我听见喃喃祈祷的回音
和着温暖的鼻息
深嗅晚风里的庄稼
春种,又秋藏
我是你深耕细滴孕育下的种苗
是你水稻谷粮喂养出的健康
清晨的日照布下
吮着朝露未晞的甘甜
不屈、不挠地长
要结出它那一万个秋天的丰收
2
致我的织妇母亲:
我是你温厚手掌里的一处茧子
摩挲着
做你衣褥枕被上绣印的纹章
寒夜里端一盏烛灯
将这手影映在糊纸的小窗
它灵巧地勾、提、撇、捺
时而像蝇头小楷
时而大笔如椽
缠着毛线的织棍忽平又忽仄
便穿针,引线
儿写游子吟
她写盼归期
儿郎为国赶路程
母亲为儿添新衣
3
致我的工人母亲:
我是你深蓝布衫上单薄的印刷体
将你比作东方红工厂、
太阳升制品的一颗螺丝钉
贴过机械的轰隆作响
躺过大通铺的汗水涔涔
你变了形状的脊柱
如同收在木屉的一把弯刻刀
结绳记事一般
年年、月月
任辛劳压痛你的臂膀
雕刻下新中国建设的勋章
时光飞逝
祖国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如今崭新的时代跃然
这片土地依然会记得你年轻的模样
4
致我的大地母亲:
我是你行走山川湖海的旅人
是你跨越大漠孤烟、雪壤平疆的游子
带着的一张裹在布包里的车票
行涉祖国的无数此地与彼乡
披辽北风霜,过西域雪山
走东线海港,踏岭南风光
风尘仆仆的面庞吻过湿润的山丘
晨间迷蒙的水雾也拂我疲惫的行装
我漫山遍地去寻
走南闯北去找
只为多看一眼我所生来归属的这方热土
究竟有多少神秘的暗藏
我如同信奉神明的香火客
把一步一履视作叩拜
敬仰你的高山
爱慕你的川流
你将永远生生不息
而我誓死捍卫你的尊容
5
致我的祖国母亲:
这是我为你写下的第五封家书
也是我心怀欢喜
写予你的第五封情书
你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
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仁爱
是女子撑起半边天的伟岸
是海纳百川、包纳万物的宽容
我是你万千孩子中的一个
在你的襁褓中呢喃
在你的怀抱里心安
日出磅礴时你是我心头的滚烫
红霞西落处你又眠在我梦乡
山河远阔,万里长安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我愿你永远平安,顺遂无难
你祝我似锦前程,
一生永念吾乡
伍江月《致母亲的五封信》
祖国母亲之于个人就如同千万对普通母子,她是农民、是织妇、是工人,是我们行走的山川湖海、我们站立着的这方土地。因而以五组比喻对应母子,以孩子口吻写下五封书信,聊表寸心。
三等奖
启航吧,南湖的小船
启航吧,南湖的小船
湖面平静,却又是惊涛骇浪
用使命与信念隔绝黑暗
青年孕育着中国的希望
启航吧,南湖的小船
一条小船,却诞生一个大党
用斗争与革命开天辟地
无畏的斗士英姿飒爽
启航吧,南湖的小船
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光明的前景也正在前方
日后忆起:正是“革命声传画舫”
陈勉《启航吧,南湖的小船》
本诗以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为题,意在赞颂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的伟大意义,回溯中共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无到有、风雨兼程的革命斗争之路,传扬新时代红船精神。
另一种玫瑰
——记女战斗英雄郭俊卿
突然间山脊变得明亮
此刻铁刃做的玫瑰正发起冲锋
这一只插旗的手也曾剪断秀发
奔赴戎机。从林西县草原到广东梅岭
值得追忆的事还有父亲和欢笑
为一个阴差阳错坚持五年
骑马扛枪背包通通不落
而什么是英雄的勋章呢
旧皮箱旧收音机破毛毯还有其他
木兰何需尚书郎
人物简介:郭俊卿在十四岁那年为替父报仇,选择女扮男装参加了八路军,并于两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场上她奋勇杀敌,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退伍后不计功名,清贫度日,离世时身边仅有几件旧物作为遗物。
李诗瑶《另一种玫瑰》
这首诗为纪念“现代花木兰”、巾帼英雄郭俊卿而作。豆蔻年华扮男装参军,屡立功勋而淡泊名利,这朵长在草野的玫瑰却有一身铁骨,另具一种不同寻常的美。
年年
年年除夕竹响
南国之冬没有素裹银装
但爷爷笔落呵成
那喜庆的对联红福
让我和你俏皮的胭脂脸庞相逢
我赶紧学着你的样
让妈妈给我化上漂亮的女儿妆
枕头下赶跑年的红利是
能不能买到一个天马羁金络月的梦
实现我小小的愿望
年年清明风扬
透过指隙 拂过脸庞
风推动袖旁晃动的清茶
吹到江南西湖的柳枝荡漾
门前的青石板上嘀嗒的雨水诗意
在多年前是否挂在长安屋檐
勾起过哪位女子的感伤
溪边的田螺姑娘
能不能告诉我
你有没有记录下千年钟磬的回响
年年端午艾香
外婆笑我只知垂涎粽意
却不知我也想探寻粽叶下包裹的秘密
是藏于九歌天问的哀怨诗句
还是在汨罗之源 四海之下的龙宫里
糯米飘香 龙舟浩荡
未忘是你五岳四渎的喂养
若是乘舟而去
能不能听见江畔
屈原咏叹山鬼的惆怅情殇
年年中秋月亮
游子归家 家家欢聚
可是那珠玉涕泣支撑这团圆美景
是曾被铁蹄踏碎的山河大地
是散落天涯 深埋泥土 被迫丢弃的残珏美玉
国的团圆成就家的欢愉
豺狼虎豹总觊觎繁华盛景
东方之珠必永组成母亲山河的无垠
你是我的无法抗拒
一个无法抗拒的整体
我必须从黄帝以前八卦以前说起
追根溯源
战车踏平流沙
笳鼓 朔柝 冷月
也映射无数赫赫功名和军旅诗魂
后来 我听见驼铃
伟大的路线诞生
波斯 土耳其 阿拉伯
他们是排列着的闪光的珠子
我看到西南十六国寺塔入云
看到美人在红白相间的貂裘下唱十八拍
他们是两贴灵效的药膏 治愈伤口
我探寻
用执着而彷徨的双脚
跨过记忆的高山和平原 光轮和日晷 雨地和雷丘
时间的版图辽阔旷远
到处都会留下我脚踝的影子
不止静
歇息在那无穷无尽的探索里
梅子君《年年》
诗歌前四小节依托四时节气、传统节日及习俗,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亲切场景片段,并将其作为创作的丰沃土壤,融入深情,力求灵活、自然与新鲜。后半部分打破常规语法,将目光投向深远的历史长河,选用丝绸之路、胡笳十八拍等故事,展现壮丽的民族风貌。
黄涛《新颜融霜雪》
作品以天坛祈年殿为主体设计,用拼接的方式将七十余年改天换地的巨变呈现出来。一边是枯木寒冬、百废待兴,一边是嘉木春景、欣欣向荣,而其中的分割线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新时代的征程,霜雪化新春,旧貌换新颜。
梁玮琪《七律·答友人》
这首诗充分展现出毛泽东同志对祖国的思念与激奋之情,同时传达出了高昂的爱国情绪。在新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怀抱理想,勇敢创造,为祖国建设添一份力量。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中文系(珠海)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同志在文艺作品创意大赛中充分发挥了作为中文学子的学科素质,拓展艺术风格、形式样式,把艺术创造力和初心、使命融合起来,把人文素养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践行中文人的使命担当。
文案 | 孙明杨
摄影 | 霍怡帆、肖雯川
排版 | 余诗雨
初审:陈必芳
审核:陈彪
审定发布:郑哲
中文系(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