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曾予蕗: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

Body

曾予蕗,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决赛专业组二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骨干荣誉称号。

 

Image removed.

 

我大概是一个还蛮喜欢尝试的人,总是不断了解新鲜事物,投入各类鲜活的实践之中。目前担任班级班长、系新闻中心摄影组干事,同时为“ego行”支教团队课培组成员。自进入大学起,我勤奋学习,在专业方面广泛阅读,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参与院系日常活动、团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参加“青马班”及一系列历史现场教学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修班的学习。尝试是期待亲身经历和体验世界的多样性,尽管我们都渴望寻找那种唯一的意义;而不确定的世界里,唯一性或许只存在于一簇簇的花火之间。但存在过、看见过,便已心怀恩典。那些真实的瞬间里,都有我万分感激的遇见。

 

01

力学笃行,全面发展

 

专业方面,我广泛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努力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朝着喜欢的方向前进。大一大二面对系里丰富多元的课程,我抱着认真的态度深入不同领域。传统诗学带领我第一次认识到所谓“理论”,鲁迅告诉我何谓复杂,何谓“绝望之为虚妄,与希望相同”。大二以后,我更为集中地了解了当代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方面的研究,面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并在导师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在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当中,我不断提升对于专业与自我的认知,这些也作为我理解生活、感受文学作品的美的基础。那些听到过的看到过的,懂了的没有懂的,以后会一次次再想起。

目前的学习历程中,我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连续两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在各类学术、文艺活动中也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曾参加广东省第十届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和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均有不错表现。在参与中山大学2021、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之外,我还参与了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习营”并获评优秀营员。同时,我珍惜着摄影这一小小爱好,喜欢记录生活的每个时刻,曾获“最美中珠”摄影大赛一等奖。

 

02

积极付出,敢于担当

 

大学的前两年里,我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与大家共同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夜跑、迎新晚会、冬至饺子会、中秋晚会等。这段经历忙碌而充实,我亦从中学会了许多:文艺类活动中,我和系会同学们一起参与彩排和现场布置,在活动开始之初就着手准备各项事务。从物资准备到主持人的选拔,再到节目的确定和彩排,我亲历每个环节,经常没有时间午休、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宿舍,而身边人的努力和踏实不断激励着我坚持下去。我也学会在每次活动中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努力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和期望,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活动的流程安排。党史知识竞赛中,我担任舞台总监助理,协助完成活动策划、节目彩排、录制等工作,也不断在实践中提升着自己的能力。我几乎参与了学生会的每一个活动,并在一次次活动中丰富着自己的阅历。受到身边优秀同学的影响,我懂得了付出与奉献。我也和系会同学们不断探索本系特色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年级读书会,尽可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专业学术及生活上的帮助。

同时,作为班级班长,我积极配合学系完成日常通知传达、文明宿舍评选、劳动教育章程制定等事项。作为新闻中心摄影组成员,我幸运地拥有记录下系里丰富活动的机会,留下了许多与大家在一起的美好记忆。

 

03

投身实践,履践致远

 

大学生活中,我积极参与各类实践。2021年7月,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习营,担任辩论赛小组代表与“急速创业”活动的公司“人事部主任”,代表小组进行公司建设汇报,较好地完成了团队任务。我也热心公益服务,参与了ego行线上支教、走进琪琪儿童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手拉手爱心营志愿活动、骄阳行动等,走进各类群体,聆听多种声音,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作为ego行公益组织课培组成员,我每周完成课表安排,及时联系志愿者确认下周是否能按时上课;课前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程内容设计,保证课程质量。

同时,与海南学校、社区的线上交流也让我感触颇深:线上支教是联系两个遥远地区的有效方式,也是文化碰撞、文化交流的平台。与孩子们的沟通更是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过程,孩子的单纯、美好其实是对我们的一种治愈和唤醒。2022年暑假,我有幸参与ego行乡村夏令营,来到海南省定安县新竹中心小学为当地同学开展线下的趣味课程。在并不长的几天时间里,队员们无声地教会我关于如何和孩子相处,关于教育,关于爱。我给孩子们上的“认识自我”系列课程其实是合作方指定的课程内容,而“认识自我”本身是多复杂多深刻的问题,仿佛古希腊神谕式的愿望。他们会不好意思去表达自我,不愿意给我看他们写在纸上的“自画像”。但我给他们玩了“人生拍卖”的游戏,这种形式反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有了表达自己的勇气。即便是一些比较形而上的概念性的东西,比如勇气、自由,他们也展现出自己的理解和坚持。正是这种甚至有点没有理由的坚持,或许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东西,也真实感动着我。孩子们让我觉得生活不只是一种接受,我们该是可以有选择自己所好的勇气,和坚持自己选择的自由。

 

生于这个独特的时代,我不断感受着自己与世界无法分割的紧密联结。感激的是,我至今并不长的大学生活的确给了我许多尝试的机会,我亦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不断反思自身,反思一个更好的生活究竟为何,究竟如何抵达。而答案似乎也并不那么重要了,在珠海温和的风中,在能够看得到漂亮大海的海琴六号,我无数次感谢我曾踏出过的每一步,感激认识的每一个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与各位一道,与世界并立。

我愿站在万千落日之外,看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必将迎来我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