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 郑嘉彩:且行且思,寸进寸喜

@

Body

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中文系(珠海)2023届毕业生怀揣梦想,满载抱负,扬帆起航,奔向广阔天地。“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一批优秀学子不负韶华,砥砺奋进,勤奋求学,修身立德,将文珠岁月化为回忆中熠熠闪光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珠优秀毕业生们,领略优秀风采,汲取榜样之力,追寻奋进之光。

Image removed.

郑嘉彩,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本科期间必修、专选平均绩点4.1,在校期间曾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2023届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现推免至本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且行且思,寸进寸喜

 

· 扎实沉淀,日复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初入中文,面对浩瀚书海,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困惑,于是只能以勤补拙,在图书馆、自习室,在课堂、课外细细琢磨,日复积累。感谢文珠这一平台:严谨求实的学术训练,让我在扎实的沉淀中锤炼自身的能力;百家争鸣的学术讲座,让我在思维的碰撞中体悟学术的魅力;丰富多彩的历史现场教学,让我在古今的对话中感受历史文明的厚度。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个不断破、立的过程。从阅读、筛选资料到撰写成文,这需要不断的反思和积累。导师提醒我:“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并耐心指导我修改论文结构,润色文章语言。反复打磨之下,我的论文也从一开始的粗制滥造逐步变得成型像样起来,这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学习永无止境,也无捷径。所谓捷径,或许是迷惑你的“劫”径。惟有踏踏实实地翻过一本本书,细细揣摩其中的一句句话,方能品悟出其中的真意来。

Image removed.

▲读书笔记的一部分

 

· 把握机会,挑战自己

 

大学是勇气的试炼场。记得大二的时候,我选了一门二语习得的公选课。第一节课上完,我几乎要被每隔一周就要上台一次的中/英文pre以及厚厚的两本语言学教材劝退。当时,我并不确定自己能否有足够的自信上台展示,也怀疑自己能否合理安排好时间完成课业任务,但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挑战自己。随后,在各种ddl的督促下,我享受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阅读大量的中英文文献,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习各种复杂的统计软件,并最终得以比较从容地于台前、于纸上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

 

本科期间,我也参与了诸多学生工作和社会志愿活动,从活动策划设计到学生团队管理,从前期的组织协调到后期的落实产出,这其中的许许多多都是我曾未经历过的,也因此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这跌跌撞撞的时光,我也逐渐明白:生活就像闯关打怪,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方能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

Image removed.

· 奋力奔跑,不负韶华

 

大学期间,我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在运动场上跑步。跑步不仅是缓解焦虑和迷茫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为我留足了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可以重新回味当日所思所想,可以做好接下来几天的时间规划,亦可以安静地享受风和雨露。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当我一边为各类事务学业而奔忙,一边又因高烧三天而卧病在床时,我又再一次深刻意识到保持运动、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此外,运动最直接的“效益”莫过于为我的体育成绩增添光彩,不仅连年体育95+,而且四年体测均分也位居年级第二。所以,迈开腿吧,在运动场上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奔跑,以健康之体魄勇毅前行。

 

毕业寄语:

 

本科四年,我最深的感触是:曾经我觉得,一件事情只有想好了才能行动,一篇文章必须有足够把握才能下笔。因此我时常被困在犹疑不定、自我怀疑和自我感动的漩涡中。但是,幼儿并不需要先建构自己的成年理想才能长大,理想的实现也往往是一个个小目标累积的结果。无论学业、事业,甚至推广到一切需要解决问题的领域,聚沙成塔比一蹴而就重要。韦伯式的终极兴趣或许失之缥缈,而具体的实践感和正反馈才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借用胡适先生的经典话语,和大家共勉:“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