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古韵,跨越时空……这堂社课超精彩!等你来→
Body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眉似远山,眼如水杏,面若桃花,朱唇皓齿,云鬓花颜……
妆发,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体现,更是一种礼仪的象征,一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每个朝代流行的妆容和发式都有不同的特点。近日,铜雀汉服协会(珠海)在珠海校区教学楼E204开展了一堂古典妆发学习社课。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社课,了解各朝代妆容发型的特点,提升妆造技能水平,感受古典文化之美。

博古通今
汉
汉代妆容素雅,推崇本真之美,用色“粉白、黛黑”,面色白净,施以胭脂。称为“红妆”,又称“慵来妆”,有慵懒随性之感。
妆容特色为长眉连娟,眉形以远山眉、蛾眉为主。崇尚樱桃小口,多用“梯唇”妆,在描画时需先在唇上擦粉,涂成和肤色相近的白色,然后再去描画类似梯形的唇形。
汉代女子的发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妇女家居梳在颅后的垂髻,一种是宫廷嫔妃盘于头顶的高髻。垂髻最著名的样式便是“堕马髻”,正中开缝,梳至耳侧,在颈后挽成似坠非坠的大髻,髻中分出一缕垂下,给人慵懒之感。

魏晋
魏晋时期思想解放,妆容无所禁忌又轻盈飘逸。妆容样式繁多,有白妆、红妆、仙娥妆、鹅黄妆、墨妆等。
妆容特色在眉形上仍以汉代的蛾眉、长眉、远山眉为主。唇妆以小巧为美,脸上常辅以花钿、斜红、面靥等做装饰。
魏晋时期佛学盛行,女子开始将佛陀的高髻发型融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样式有螺髻、飞天髻、十字髻等。

唐
唐朝多以雍容华贵,夸张饱满的妆容为主,偏好浓郁的胡风,用色大胆,喜金饰,点花钿,同时配画多种面饰,俏丽繁复。
妆容特色为眉心靠拢,眉形自由多样,长短眉并行。唇妆色彩浓艳,流行“蝴蝶唇”。天宝年间流行“红妆”,脸上会大面积涂抹浓重的胭脂。

不同时期,唐妆的变化参考:

宋
宋朝妆容趋向淡雅清秀,讲究细节,崇尚“无妆胜有妆”的自然感。通常有啼妆、三白妆、花钿妆、珍珠妆等样式,颜色白净素雅,辅以珠宝、面靥等装饰。
妆容特色为眉形细长,流行似蹙非蹙的“啼眉”、远山眉、倒晕眉等。唇妆小巧雅致,多呈椭圆状。额头、鼻梁、下巴三处常用粉涂白,两颊略施粉黛,透出微红为宜。
宋代发型精致淡雅,流行高髻,喜戴高冠、插长梳。常见的有朝天髻、双丫髻、三丫髻、蟠髻、包髻等样式。其中,包髻多以绢帛一类的布巾包裹(现在常用发带做宋制造型),并饰以鲜花、珠宝等,朴素精美。

明
明朝妆容进一步追求淡雅素净的自然妆感,整体上有“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眉黛烟青”的特点。
妆容特色为眉形又弯又细,流行纤长的“柳叶眉”和凤眼。唇妆多施在唇部内侧,唇边干净(类似现在的咬唇妆)。沿袭宋代的“三白法”,辅以“桃花妆”或“酒晕妆”等清新红润的胭脂画法。
明代发型端庄大方,同样流行高鬓,常有三绺髻、鬏髻、云髻、牡丹头等样式。其中,牡丹头盛行于明末,高大如牡丹,常用来彰显地位,是由“三绺梳头”变形而来。

小试牛刀
接下来,主讲人在现场请了两位模特来做演示,为大家讲解眉妆、唇妆、面饰三个妆容重点的化妆方法。屏幕前的你,也可以拿起身旁的化妆工具,一起小试牛刀~
眉妆
一.工具:
(与发色相近的)眉笔/眉粉、螺旋形眉刷、修眉刀/遮瑕膏。
二.要点:
1.贴合骨相的标准眉形定点;
2.适当修眉与遮瑕。
三.方法:
根据朝代风格和眉形定点,从前到后,从下往上画出毛流,中间深两边浅,最后用眉刷整理均匀。

唇妆
一.遮:
古风唇妆以小巧的唇形为主,需使用遮瑕膏/液遮住唇周原本的颜色,并使用散粉定妆。
二.描:
描画古风唇形可以先用浅色的唇膏/唇线笔确定大致范围和形状,由内而外描画。
三.色:
为凸显唇色,可以选用正红、橘红、橘棕等色调的口红/唇釉,在描好的唇形里上色,并根据需要进行晕染。

面饰
一.工具:
【颜色】口红/唇釉/彩色眼线笔/显色眼影
【画笔】尖头的化妆刷/唇刷/细节粉扑
或直接使用花钿贴纸
二.步骤:
1.选好形状与位置,用粉饼打底方便后续上色
2.用刷子蘸取膏状色彩/用彩色眼线笔/用细节粉扑沾水蘸取粉状颜色,进行图案描画/铺色。
3.可以直接手绘,也可以使用有图案的卡纸进行定位和辅助。【如需用珍珠等装饰,可以直接贴】

演示完毕,现场的成员们还尝试互化妆容、做造型,主讲人在现场提供改妆指导。

本次汉服妆造学习活动,不仅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次历史的回望。
每一次妆发的描绘,都是与古代美人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每一次脂粉的轻扫,都是对传统审美的致敬。
今天,当我们回首那些古老的妆容时,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会到一种跨越时空的美的共鸣,让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未来,铜雀汉服协会(珠海)将继续开展更多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文化,感受汉服之美,共同传承和发扬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