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纪念日 | “志”闪闪发光的文珠星级志愿者

Body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意的种子

而榜样的力量会促使善意从愿望转化为行动

让我们一起听听

中文系(珠海)的星级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故事

从Ta们身上汲取行善之力

努力在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实现生命的价值

 

梁春怡

聆社会心跳,触时代脉搏

 

大学期间,梁春怡曾参与越秀区博物馆“红色书信”栏目工作、“奋进新征程,建工新时代”合唱比赛志愿工作和社区帮扶活动等多项志愿服务。对她而言,志愿服务是一扇通向社会的窗口,让她能够触摸到社会的脉搏,感受到社会最真实的心跳。

 

2020年一次在党群服务中心前台的志愿服务给梁春怡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包括居住证办理、居民养老、工伤生存认证等多项业务,但在大疫之中,失业救助一项的咨询民众就超过半数。一张张脸上具象化的落寞、迷茫、哀伤使她看见了以往为我们所忽略的社会另一面,看见了表层浪花覆盖下的社会深海中底层人们的挣扎。从那以后,她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在奉献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正如梁春怡自己所言:“我学着去理解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背后的思考逻辑,尝试倾听他们曾经无处倾吐的话语,理解他们曾经不被体谅的感受,不断对自我发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期待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而我又能为此做些什么。

 

李丽兴

无惧艰苦攀登,惟愿照亮他人

“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李丽兴完成志愿服务后最大的两个感受。在前环社区教老人使用手机,获得“前环区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在爱心助学协会中积极宣传,为山区的小朋友寻找资助者……通过志愿服务,李丽兴深刻领悟了雷锋的那句名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李丽兴最难忘的一次志愿服务是参加在黄山举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监测活动,在活动中她担任着调研员的角色。每天清晨六点出发,登上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在大风与大雾的交织中完成面向游客的低碳环保旅行的宣传。大风之中,缆车摇摇晃晃地攀升,低头便是深深的谷底。害怕、紧张、恐惧,最终都化成圆满完成活动的决心。从活动策划、物资筹备、物资搬运到开展宣讲的全过程,基本由她所在的志愿者团队独立完成,所有的辛苦劳累都成为了绿色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的喜悦。

 

李卓婷

勇气成行动之始,主动为志愿之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一直是李卓婷在进行志愿服务时的精神指南。在大学期间,她参与了中大南校退休教职工体检志愿服务、走进红树林志愿服务、“芳满人间 益暖校园”青年公益校园行等多种志愿活动。

 

李卓婷记忆最深刻的是广州塔“潮墟”交通指引志愿服务。晚高峰时期,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常常出现一群人共同闯红灯的现象,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从最初因胆怯而不敢上前阻拦,到最后大声喊停蠢蠢欲动的人群,李卓婷完成了自己心境上的改变,从一个等待他人求助的被动帮助者变为了主动上前的积极施助者。志愿活动从傍晚时分一直持续到夜色深深,川流不息的车潮也越来越顺畅地穿行,“勇敢迈出第一步”成了这次志愿活动带给她的受益终生的收获。

Image removed.

 

孙悠然

拓一己之眼界,尽青春之热情

秉持着“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的态度,孙悠然积极参与了高新区植树活动、校园流浪猫保护义卖活动、中山大学舞蹈团毕业晚会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对她来说,志愿服务极大拓展了她对于未知领域的见闻,丰富充实了校园生活,使她得以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参与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华南区域赛)的志愿服务工作对孙悠然而言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体验。她在活动中承担分发选手物资、布置会场、导引流程、颁奖彩排等一系列工作。负责幕后调度的老师们几番修改预案,保证比赛圆满落幕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她十分敬佩,讲解人员对参赛作品的讲解也极大丰富了她的知识,让她看见了校园之外更为广阔的世界。

 

 

张馨蕾

善读无字之书,传递温暖与爱

大学期间,张馨蕾曾参与到了“声援”有声书录制、中大寒招、首届中山大学双语大会、中文系(珠海)海滩清洁与香山湖公园劳动清洁以及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志愿活动当中。目前,她还是南方海洋实验室的一名科普志愿讲解员。对于张馨蕾而言,一次次志愿实践的经历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书本之外的广阔世界,在奉献与付出中践行人文关怀,向社会传递温暖和力量。她认为,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好生活与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志愿经历带给她的收获与感悟更是弥足珍贵的。寒招宣讲时,百年中大的积淀与底蕴带给她强烈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在为视障儿童录制有声书的过程中,她对语言所承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我们看来普通平常的话语,对于视障儿童来说却是他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所以,她希望尽己所能为盲童认识和了解世界打开一扇窗,实现心与心的对话。每当科普讲解时看到小朋友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都会让张馨蕾感受到科普的魅力,也带给她坚持完成好这项志愿工作的动力。

 

苏毓莹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于苏毓莹而言,在这两年多的志愿经历中,“交流”“学习”“合作”以及“成就感”这四个词或许是最重要的。大一刚入学时,作为中山大学广播台工作人员的她便参加了“诗乐党史草地音乐节”,那是她第一次作为团体里的一份子参与大型活动。在这期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彩排,苏毓莹及其团队成员们最终圆满地迎来草地音乐节的谢幕,这其中的成就感对于她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每一次大型活动的举办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琐碎的、需要不断去重复和改进的细节与环节,也会遭遇彩排时间过长、需要很早抵达现场、连轴转十余个小时而非常疲惫的情况。然而,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始终会完成好自己的那一份“小任务”。记得“中珠与我——夏日时光音乐会”那天,她站在场边,看着观众席中荧光棒散发出点点星光连成一片,真切地感受到了功不唐捐。

 

苏毓莹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于苏毓莹而言,在这两年多的志愿经历中,“交流”“学习”“合作”以及“成就感”这四个词或许是最重要的。大一刚入学时,作为中山大学广播台工作人员的她便参加了“诗乐党史草地音乐节”,那是她第一次作为团体里的一份子参与大型活动。在这期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彩排,苏毓莹及其团队成员们最终圆满地迎来草地音乐节的谢幕,这其中的成就感对于她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每一次大型活动的举办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琐碎的、需要不断去重复和改进的细节与环节,也会遭遇彩排时间过长、需要很早抵达现场、连轴转十余个小时而非常疲惫的情况。然而,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始终会完成好自己的那一份“小任务”。记得“中珠与我——夏日时光音乐会”那天,她站在场边,看着观众席中荧光棒散发出点点星光连成一片,真切地感受到了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