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刘杰助理教授《中华元典研究(二)》教学观摩课回顾

Body

4月2日下午,中文系(珠海)刘杰助理教授于珠海校区F207教授《中华元典研究(二)》教学观摩课。本次课程主题为“北宋前期的令词(下)——欧阳修”,刘杰老师分别从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欧词雅化的两个面向以及欧词的“从俗”三个方面展开,引导同学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欧阳修词作的风格特点,并从中感受欧阳修词作的魅力。

 

课堂伊始,刘杰老师通过回顾宋初词坛的两种写作倾向,引出本次课程所要讲述的对象——欧阳修。之后,刘杰老师按照时间顺序为同学们介绍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情况,并指出欧阳修的词体选择与风格特征是由其生活经历与艺术趣味所决定的:由于他位居高位,长期处于风雅的环境中,所以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上层士大夫典雅、保守的写作途径。

 

介绍完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情况之后,刘杰老师向同学们进一步地讲解了欧词雅化的两个面向——深婉与疏隽。首先,欧阳修接续冯延巳、晏殊一脉的文人词传统,词作具有深婉的风格特点。刘杰老师以《踏莎行》为例,带领同学们感受欧阳修词作中含蓄且百折千回的情感。其次,欧阳修除了写委婉的情思外,还将其士大夫襟怀带进词里,从而又形成了疏隽的风格。欧阳修词作中常常出现开阔的意象,热情讴歌自然生机勃勃的美。此外,欧阳修还把自身宦海浮沉的感受写进词里,将常规的题材内容上升到人生经验的总结,开启了豪放派词作的先河

 

最后,刘杰老师为同学们介绍欧词的“从俗”,这表现为欧阳修创作时吸收民间曲艺以及创作艳词两个方面。刘杰老师通过具体的词作,向同学们展示欧阳修词作中的民间色彩及其艳词的创作情况。但这些艳词是否为欧阳修所作尚有争议,刘杰老师也借此强调,辨析词作作者时要注意词人的写作路径及其词体的选择。

 

一直以来,中文系(珠海)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着力打造“金课”。未来,我系将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支持和保障力度,积极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