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课回顾|多情应笑我——苏轼词中的情感表达与文体突破

Body

2024年4月11日晚,岭南诗词研习社(珠海校区)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的刘杰助理教授在教学楼F207讲解了一堂以“苏轼词中的情感表达与文体突破”为主题的社课

Image removed.

开篇,刘杰助理教授便提出要从文学史的角度,以“八卦”的心态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苏轼的情感世界。她将苏轼的情感分为四个层面,随着“八卦”的探索层层深入,分别是个体情感、友情、亲情和爱情

Image removed.

01

自我·个体情感

刘杰助理教授从文学史上曲词到宋词的演变引入话题。她指出最初的词大多是写男欢女爱和春感秋悲等模糊的情感来与大众共鸣,不需要提及具体的人与事物,其目的正如陈世修在《阳春集序》中所写:“所以娱宾而遣兴也”,刘杰助理教授比之为古代的“流行音乐”,并列举了柳永,晏殊的词作作为示例。

而在北宋中期,苏轼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在词中表达具体的情感,点明所写的人与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直接表明写作时间和写作理由,他用词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生活、思想和精神趣味,正如主题中所说的“文体突破”。刘杰助理教授评价这一转变让宋词从“口水歌”的应用文学迈入到带有记录性的严肃文学中。

Image removed.

02

友情·聚散匆匆

苏轼一生朋友众多,放在现代也是随便发个朋友圈便收获99+的风云人物。广泛的生活阅历为他广交朋友提供了条件,他自己曾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可这一点带来的更多的是忧愁,官场的漂泊让苏轼一日三餐都在吃送别宴,刘杰助理教授通过分析苏轼所写的送别诗词表现了苏轼的这一情感。正如苏轼在《二公再和亦再答之》所写:“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送李公择》中“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和《送刘道原归觐南康》中“交朋翩翩去略尽”。不难看出苏轼在聚散匆匆之间的感慨。

Image removed.

03

亲情·对床夜雨

 “对床夜雨”出自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中“辜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这是兄弟二人之间的约定。刘杰助理教授指出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功名成就和学术素养不在苏轼之下,这一点在《四库全书总目》苏辙《论语拾遗》提要中有记载:“其说皆较轼为长”。但由于苏轼在词作方面的擅长,苏轼的名声要远远超过弟弟苏辙。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兄弟二人的感情,刘杰助理教授诙谐地说道:“考验兄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钱。”,苏轼在《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中写道:“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参廖子》第十三简云:“子由分俸七千”,足见兄弟之情。

苏轼在此之外也写了很多给弟弟的词,二人虽终未完成“对床夜雨”的约定,却也在互相慰藉之中扶持向前

Image removed.

04

爱情·天涯芳草

谈及“八卦”则离不开爱情,刘杰助理教授认为受当时士大夫风俗的影响,苏轼在词创作中对妻子儿女,家长里短的提及并不多,但也能窥见苏轼对妻子们深厚的感情。苏轼的家庭是幸福的,前后三任妻子都很优秀。苏轼的家庭是不幸的,三任妻子相继都先他离世。

第一任妻子王弗是他人生路上的陪伴和指引,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并未如世俗般只赞扬妻子的女德,而是大篇幅地赞美了妻子广博的学识和广阔的眼界,这也正是他欣赏王弗的地方,也是王弗让他日夜思念的原因,这才有了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他柴米油盐的日常,刘杰助理教授用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所写“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体现王闰之的知冷知热、温柔体贴,苏轼的生活离不开她的悉心照料。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是他灵魂上的契合与追随。王朝云作为苏轼的侍妾一直陪伴在苏轼左右,苏轼在《朝云诗》引中记载:“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苏轼对她的情感用《林下词谈》对苏轼的《蝶恋花•春景》的一段记载便可概括:“朝云不久抱疾而终,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05

总结

刘杰助理教授带领大家从文学史的角度,在苏轼所创作诗词的字里行间以“八卦”的心态对苏轼的情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总结了苏轼词“向上一路”——开辟北宋词坛新境界的特色。她用苏轼词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了他一生的情感,这也是本次社课的主题——“多情应笑我”。

 

06

社员听课心得

刘老师结合史料与文学,把苏轼的情感讲得生动细致,我印象尤深的是苏轼与苏辙的手足之情,与王弗、王闰之、朝云的生活点滴温暖。或许从前苏轼于我而言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名人、词这一文体必不可缺的建设者,但在今天的课堂上,这些后世对他宏伟的叙述与评论都在了解苏轼具体的、个人的情感过程中淡去,得以触摸到苏轼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活,得以仅仅感动于他敏感、俏皮又深情的“情”本身。

Image rem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