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科教授开讲《如何写书评》

朱崇科教授开讲《如何写书评》

Body

   925日晚上,中文系(珠海)副主任(主持工作)朱崇科教授为2016级本科生开讲,题目为《如何写书评》。书评写作是中文系(珠海)继本科一年级30篇作文写作实践之后的规定动作,上接大三的学年论文写作、大四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写作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书评写作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文字感悟力、洞察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考能力,也是从普通读者转向专业读者的必备训练方式,因此至关重要。

如何写书评

   朱崇科教授的讲座分成三个层面:何谓书评、书评的结构以及如何写书评。在第一个层面中,他将书评分为论文书评、评介书评两大类。在简单介绍了评介书评的种类以后,他将重点转向了论文书评:依次介绍了论文书评的制度史、有关规定。

   书评的结构分析中,朱崇科教授将之分成四个层面:1有意义的内容简介;2从学术史的角度观察所评著述的内容价值、特点(优点);3该书的不足;4如何补救。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朱崇科教授还借自己的论文书评进行例证,其中一篇是《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发表于《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被引29次),如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评论前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的代表作《上海摩登》,不是单纯就此书进行评论,而是首先通读李的所有论述,再放回到文学史脉络以及更多流派和理论辩证中进行综合评价。

   而在文学类书评写作中,朱老师特别指出,书评绝非读后感,而是真正有创见、可以成为一家之言的独特论述。这也是专业读书人——中文人培养的必备素质。在讲述例证中,朱崇科教授则推出了他的《“肥皂”隐喻的潜行与破解》(《名作欣赏》2008年第11期,20086月,被引17次)。这篇关于鲁迅名作《肥皂》的重读/细读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关于其中的“民族寓言”剖析。

   最后,朱崇科教授还告诫说,撰写论文书评有些注意事项要遵守:1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2尊重作者、有机对话(不要写酷评,也不要臣服于此书);3多读、多思考、多写作。朱崇科教授语重心长而又颇有哲理的指出,“书评,其实就是评我”。即使到了博士阶段,通过论文书评也可以探勘你的阅读视野和思考段位。而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中文系(珠海)的学生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则按照学术研讨会模式举行“书评报告会”,学生们分组依次报告、答辩,而教师们进行点评,借此检阅同学们阅读的效果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