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文系(珠海)组织党员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Body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九点,我系于海滨红楼15号一楼会议室组织党员观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集中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
会议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首先,李克强总理宣布代表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而后,全体与会同志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起立默哀。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18届中央委员会向代表大会作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五年来党和国家在经济、改革、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勉励全体党员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我系各位党员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获益匪浅。直播过后,党员同志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十九大报告的认识体会。
直属党支部书记罗燕: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气势恢宏,内容全面,稳重厚实,鼓舞人心。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成就,也分析了尚存的问题;在客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四个基本方略。报告很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成长,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与我们学校的育人方针“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在内涵上是相通的。我们只有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中书写伟大,才能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陈彪: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鸿篇巨制,讲成就,讲主题,讲党建等方方面面均深入浅出,论述精辟。接下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们都要好好学习领会和贯彻。关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我校“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工作,砥砺前行。
副系主任(主持工作)朱崇科:
习近平同志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同时又体系严密、新意迭出,令人耳目一新。这其中既有对过去五年成就的总结,也有对不足的反思;既有对长远计划的蓝图描绘,同时又有对实施战略的谋划,同时更有坚定不移可以践行的方略。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给全党、全国人民指明方向的报告,也是保障我们的伟大事业继续在正确道路上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的伟大设计,接下来就看各行各业和每个个体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解、阐发与践行了。
冒荷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篇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应牢记使命,永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奋斗本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在准确理解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基本路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跟上时代发展变化脚步,立德树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张伟:
上午和系里的党员同志一起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于最近五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深刻变革有了更具体全面的认识。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听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做,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从话语里感受到了习近平平缓质朴的话语传递着满满的自信和力量。中国梦不是空话,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努力来实现的目标。全体党员努力工作,认真热情生活,就是为伟大的国家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晓纯:
今天上午观看了三个多小时的十九大开幕式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关键机遇期的各方面工作而展开,思想深刻、发人深省、令人振奋。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让我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能从每日工作的点滴当中来践行。
蓝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马峰: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李克强总理主持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书记首先讲到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习书记所倡导的“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文化进步”、“文化使命”等主题都极具影响力,大学教师要在“学术民主”的环境下力争学术创新,进而力争科技强校、科技强国。相信未来在现代化人才的协力下,一定能够建设实现教育强国的中国梦。
李燕英:
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我们必须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公平,以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后备人才。如何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值得继续思考下去,但同时我们也应着眼长远,通过教育健全民众心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李思莹: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方面,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学生给予无限关爱、寄予厚望。特别强调把教育发展提高到优先位置、教育现代化和公平、育人树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些都是需要做好教育引导,作为中坚力量的广大青年不断为之奋斗,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我们更要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侯明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顺利召开,庄严的国歌声中我们开始了对十九大的期待和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与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区域发展不协调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显现,当前正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契机。我们应与时代同心同德,发挥一个青年学子的能量和力量,在十九大所展开的蓝图中继续前行。
张灵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内高等院校“双一流”的评选与建设不下热度。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建设再次给予厚望,对青年人毕业就业问题给予了关心。身为“双一流”大学的一名学生党员,我们理应提高自我要求,提升自我素质,肩负自身使命,朝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
苏芳: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是立国之本,青年之蓬勃生气亦是推进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十九大重视教育,重视青年,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培养人才,以青年作为中坚力量,以此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对此,作为青年学生,亦当不负重托,将自我之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肩负责任,不断前行,坚持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国之发展添砖加瓦。
梁立平:
过去五年,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深深的获得感。从脱贫攻坚到“新四大发明”,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潜海,从绿色发展到生态廊道,我们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喝彩、骄傲。“中国智慧”的培育,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青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学习应积极学习,勇于担当,初心不改,逐梦前行。